English

百年悲愤一石碑

2000-03-0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陈福康 我有话说

在东京有一个地方,每年都有人身穿昔日“皇军”军服、扛着杀人武器举行祭祀战犯的丑剧。每年都有日本政府的公职要人,不顾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抗议,悍然去那里参拜他们心目中的“英雄”的幽灵。谁都知道,那就是靖国神社。

几年前,我去东京访问,曾经路过那里。因好奇,也很想进去看看,但终因厌恶等原因而未进去。今年我到大阪当访问学者,读到《朝日新闻》上记者真锅弘树的一篇文章,才“后悔”当年未进去走走。因为从记者的文中知道,在靖国神社某个冷僻的角落,有一块题为《北关大捷碑》的石碑,上面镌刻着1400多个汉字,记述了1592年朝鲜人民的义勇军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并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。义勇军烈士的后人,在百多年后(1709)敬刻的这块碑,本来应矗立在北关(咸镜北道),怎么又到了这个地方呢?原来,在本世纪初,它被日本“皇军”掳掠而来。起先想献给皇居内的振天府(专门收藏“战利品”的地方),后来不知怎么就弄到了靖国神社。再接着,1910年,日本侵吞整个朝鲜,达35年之久。时间长了,此碑渐渐被人忘却,连神社的登记簿上也无记载。它被置于鸽棚的边上,碑上沾满了鸽粪。

70年代后期,韩国的国际韩国研究院院长崔书勉,在那里偶然发现了它。扪读之下,不觉老泪横流。经过研究,原来当时年已七旬的崔先生,正是建碑一族的后代;而且,还有其他许多后人,现正生活在韩国和北朝鲜。崔先生在韩国写了文章,有不少人发起签名运动,要求归还这块石碑。后来,神社方面是这样表示的:“只要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达成协议,通过外交途径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请求,我们就归还。”这样,这块石碑就至今仍留在那个阴森森的地方!

日本记者的文章登载在“百年回顾”专栏中,文章面对历史的态度是真诚的。文中还提到“明治以后日本军从朝鲜、中国的殖民地掠走过很多文物和‘战利品’。”(其实,在明治以前日本就开始从朝鲜等国掠夺财物。我将另写一文,举例说明。)我很想读到这篇碑文,就冒昧地给真锅先生写了信。好久没得到回音,正好我有机会去汉城参加一个有关中国文化的国际学术会议,又向韩国朋友托了此事。而当我从韩国回到日本,就看到了真锅先生寄来的碑文抄件及其他资料。

读了碑文,我对那段悲壮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。明代万历时,日本为侵略中国,向朝鲜提出了“假(借)道入明”的无理要求,遭到严正的拒绝。朝鲜人民响亮地回答:“战死易,假道难!”(宋象贤语。这六个字刻的碑,至今矗立在韩国釜山的忠烈祠内。)于是,丰臣秀吉在1592(壬辰)年悍然出兵侵略朝鲜,一度占领汉城,烧杀掳掠,无恶不作。朝鲜(韩国)史称“壬辰倭乱”(日本史称“文禄之役”)。在这场战争中,朝鲜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民族英雄,如李舜臣将军,他的铜(石)像至今在韩国各地就有三百多座。而《北关大捷碑》指出,像李将军这样的英雄,还属本来就有官职地位者;“若起单微,奋逃窜徒,以忠义相感激,卒能用乌合取全胜,克服一方者,关北之兵为最。”在日军攻陷京城、民族危亡之际,目睹有人背叛祖国、为虎作伥,关北镜城的李鹏寿等平民百姓揭竿而起,一呼百应,浴血奋战,牺牲惨烈,终获胜利。正是朝鲜人民的拼死抵抗(加上明朝出兵援朝),才将日本侵略军打败了。

此碑全名是“有明朝鲜国咸镜道壬辰义兵大捷碑”,国名前置“有明”二字,可见历史上朝鲜与中国的亲密关系;碑文后题“崇祯甲申后六十五年十月□日立”,可知直到清朝入主中土65年后,朝鲜民间仍怀念着明朝。碑文最后,是一首铿锵有力的四言诗铭:

有盗自南,仇我大邦。我王于藩,以国受锋。屹屹北原,狼虺穴墉。有蠢者氓,不抗而从。血口胥舌,济毒以凶。士也??,俊群攸同。兵义莫利,不屑戈弓。既歼叛徒,寇莫我冲。武夫鼓呼,山摧海汹。师征孔赫,厥丑崩?。协底帝罚,匪私我忠。北土既平,尔蚕我农。大君曰咨,孰尚女功。赠官命祠,光惠始终。士风其烈,民可即戎。临溟之?,有石●●。刻之诵词,用?无穷。

诗中“大邦”谓中国(当时朝鲜自称为“藩”),“有盗”当然指日本。诗歌痛斥了不抗而从、济毒以凶的叛徒,也指责了反对起义的怯懦。描绘了义兵擂鼓高呼、山动海涌的壮烈场面,也写到了胜利后男耕女织的生产情景。这充分反映了朝鲜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、反对战争的民族。今后如果重写《朝鲜汉文学史》,我认为这首诗应该占有重要的篇幅。

抚读这篇碑文,不禁感慨万千!我想到,一个国家必须自强;不然,连一块石碑也要不回!我们应该永远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站在一起,反对侵略,反对奴役,争取21世纪更美好的明天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